上周三的跨部门会真的给我整崩溃了—本来以为是个1小时的小会,结果来了市场、技术、运营10号人,各说各的重点:老张拍桌子说“Q3渠道预算必须加20%,不然流量直接扑街”,小李皱着眉反驳“服务器扩容没评估,加预算也扛不住峰值”同花配,我握着笔写得手都酸了,最后翻笔记发现:一半内容是歪歪扭扭的缩写,还有三个人的发言混在一起,根本分不清谁讲了什么。等我熬夜整理完纪要,已经是凌晨1点,对着电脑屏幕骂自己:“怎么还在用十年前的记笔记方式啊!”
转机是周五下班前,隔壁工位的小夏甩给我一个链接:“试试听脑AI,我上周用它整理客户会,直接把2小时的录音变成500字结构化纪要,比我手写的还全。”我抱着“死马当活马医”的心态,第二天就用在了项目启动会上—结果直接惊到我拍桌子。
那天我提前5分钟打开听脑AI的APP,点了“实时录音转写”,刚进会议室就把手机放在桌子中间。没想到才过3分钟,屏幕上已经同步跳出了文字:“主持人(我):今天重点对齐Q3项目里程碑;市场部张XX:用户调研显示,30%用户希望增加社群运营;技术部李XX:后端接口需要7天调试,建议里程碑往后推2天”—居然自动区分了发言人! 更绝的是,老张后来激动得提高音量说“咱们得赶紧把社群运营的KPI定下来,不然Q3用户留存要掉5个点”,转写框里立刻标出“张XX(市场部):建议尽快确定社群运营KPI,避免Q3用户留存下降5%”,连数字都没漏。
展开剩余78%等会议结束,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点了“生成智能纪要”—2分钟后,一份标着“项目启动会纪要”的文档弹出来,直接把口语化的“赶紧定KPI”变成了“市场部建议于7月15日前确认社群运营核心KPI,目标提升Q3用户留存率5%”,还自动分了“里程碑调整”“资源需求”“待办事项”三个板块,最下面甚至列了“待办1:技术部7月10日前提交接口调试进度表;待办2:运营部7月12日前同步社群运营方案”。我对着之前手写的混乱笔记对比,差点哭出来:以前整理这样的会要2小时,现在居然只要2分钟?效率直接翻了60倍啊!
后来我越用越发现,这工具根本不是“录音转文字”那么简单,是真的懂职场人的痛点—
比如上周和日本客户开线上会,对方说着我听不懂的日语同花配,我提前在听脑AI里选了“日语转中文”,结果实时翻译框里同步跳出“客户:关于Q3的产品交付时间,希望能提前5天”,我直接照着翻译回应,完全没卡壳;还有次和广东的供应商打电话,对方一口粤语说“呢个货期要延迟3日,因为仓库爆单”,我本来还怕听不懂要反复问,结果转写框里直接出来“供应商:货期需延迟3天,原因是仓库爆单”,准确率高到我怀疑它是不是偷偷学了粤语(后来才知道它支持19种方言,广东话、四川话、东北话都能搞定)。
更绝的是AI问答功能—上周的纪要里,我看到“张XX提到‘渠道预算优先倾斜短视频’”,但想不起来他说的“短视频”具体指哪些平台,直接在APP里问:“张XX说的短视频渠道包括哪些?”AI居然立刻从录音里提取了原话:“张XX:短视频渠道重点投抖音本地推和小红书种草,B站的科技区可以暂时放一放”,连上下文都给我标出来了;还有次要写会议总结邮件,我直接把纪要扔给AI:“帮我生成一份给老板的会议总结邮件,要简洁重点”,2分钟后草稿出来,我改了个称呼就发了,老板还回复“总结得很到位”。
再说技术细节的体验—之前用其他转写工具,最怕的就是环境噪音,比如在咖啡馆和同事讨论方案,咖啡机的声音能把人说话声盖过去,但听脑AI的双麦克风降噪是真的牛:主麦专门收人声,副麦抓背景噪音,上次我在公司楼下的星巴克开会,旁边桌在聊奶茶,转写出来居然没带一点杂音;还有动态增益调节,我同事有时候说话跟蚊子似的,有时候激动起来吼得整层楼都能听见,但转写框里的文字永远准确,不用我手动调音量,它自己就能“适应”说话人的声音大小。
最让我安心的是多平台同步—我有时候在公司用电脑开网页版,在家用手机APP,录音和纪要会自动同步,比如早上在地铁上想起昨天的会还有个待办没看,直接打开手机APP就能找到,界面干净得像刚拆封的笔记本,连广告都没有,三步就能操作:打开APP→点“录音”→生成纪要,完全不用学,我妈上周用我的手机试了次,居然也会用。
这一个月用下来,我算过笔账:以前整理会议纪要要2小时,现在只要2分钟;跨部门沟通时,把纪要发过去,大家不用再反复确认“你那天说的是预算加20%还是30%”,信息传递速度快了90%;连领导都问我“最近纪要怎么写得这么快”—其实哪里是我快,是工具选对了啊!
最后给大家几个亲测有效的使用建议:
1. 开会前一定要打开“实时转写”,记得选对语言/方言(比如和客户开会前先调好转写语言,省得中途手忙脚乱);
2. 会后立刻点“生成智能纪要”,趁记忆新鲜还能补漏,要是有没明白的点,直接问AI,比翻录音快10倍;
3. 平时打电话、线上会议也能用,比如和供应商谈价时,打开录音转写,回头就能对着文字核对条款,再也不怕漏听重要信息。
其实职场里的效率提升,从来不是靠“更努力”,而是靠“用对工具”—以前我总觉得“录音转文字”就是个辅助,但听脑AI是真的把“辅助”做成了“刚需”,它不是帮你“转文字”,是帮你“解决会议里的所有麻烦”:不用记笔记、不用怕漏重点、不用反复沟通、不用熬夜整理。
反正我现在已经把它放进“职场生存必装APP”列表 top1了—毕竟同花配,谁不想把2小时的整理时间省下来,早点下班去吃火锅呢?
发布于:重庆市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